如果沒有一種命定的秩序做出安排,有可能一生都不會相遇。在地球上,在人群中,遇見一個人,與之相愛的可能性能有多少。這機率極低。

──《春宴》

Tuesday, August 16, 2011

給L、零八一六

歡迎你回來。說實在的,看見你的文字我真的很開心。

最近還是會有午後陣雨。讀完圖書館借的書以後,我閒到發慌,便拿了父親的《封神榜》來看,滿有趣的。昨晚做了一個夢,可惜的是睡醒只能記得很零碎的畫面,但感覺如果自己記得那個夢,那個夢肯定能寫成一篇小說。於是,我到現在還是無法動手寫下些什麼,仍是碎片一堆。

「創作是自我療癒」,我想未必。你問我的創作本質是什麼,之前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如今我又認真地思考著;我想,我的創作本質就是自己的碎片還有謊言。我也不是個能夠勇敢面對自己每一個感受的人,有些崩壞的地方我就任它崩壞,沒有想修補的意思;那些深處的感受,我盯著它們卻無法用文字書寫下它們,因為我不敢,因為我找不到適當的字詞。創作對我來講,是要給他人看的但同時也不是。應該說,我是要給特定的人看的,其他人懂不懂不在我在乎的範圍內,說穿了我的創作是為了自己而非為了他人。然而創作並無法帶給我療癒的效果,創作是一種紀錄一種複製,我的傷口被書寫下來並不會因此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我想你一定懂我想講的。每一個字的拼湊,都成了我自身碎片的複製,那都是我卻也都不是我,因為還有謊言。L,我沒有辦法完全誠實地說出自己,因為我太在意自身與這個世界的連結,那些眼神那些話語都能狠狠傷害我或是讓我感到幸福,於是,我誠實地說出自己也同時胡說八道去隱藏。

活著,我以為就是去選擇一個他人所喜愛所能接受的樣子活著。其實在這樣的生活中過了這麼久,我不確定自己真實的樣子該是什麼樣了;雖然總說真實的我不是這個樣子,但真實的我真是那個樣子嗎?現下的我沒辦法肯定了。我只知道,我想要的樣子也許跟他人所希望的不太一樣,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盡量接近那個模樣,說不定我可以就說那是我真實的模樣。畢竟有誰知道呢。

時光一直消磨著我們。也許我們逐漸在變成我們不認識的我們。當我每次翻閱自己的隨筆冊子時,我總是感慨並且困惑,為了那些當下的自己。文字像是醃漬食品的鹽巴,醃漬了我們每一個當下的自己。

3 comments:

  1. 謝謝
    只是我想這是奢侈的
    畢竟我還有多少榮幸讓他人等待我

    想到這我就不由得感到壓力
    太想達到他人的期待

    恣意的要來就來要走就走
    那不是受人歡迎的樣子吧

    但我認為我喜歡恣意的樣子

    我還是不能很自在的回應
    可能我真的怕別人看見我不想被看見的樣子



    封神榜我在國中唸過
    曾經很喜歡封神榜的漫畫
    滿深刻的

    最近我都睡不太好
    尤其前天夢見我在日本碰上地震
    還被海嘯火災追著跑
    睡得很累

    結果中午日本就真的地震了

    我想那是我們觸踫的部份潛意識
    也許我們能夠藉著清醒的幻覺來獲取到
    那些我們忘卻掉但真實屬於我們腦海裡的畫面

    我是在真的看過某些畫面之後
    才知道事實上處在我們身邊的很多作品都是出自於那裡

    很多作品有她其中更伸得意境
    與一般大眾表面感受到的並不同

    很多公開的祕密只是知情的人並不會說

    人腦真的很需要開發


    我想創作只是人不甘寂寞下的產物

    人類生而孤獨
    只是很不幸的我們成為了群居動物

    或許對說這句話的人來講
    被人瞭解接受是種療癒



    可能我們不夠勇敢
    可能我們是技窮的
    將內心的黑暗展現出來

    只是我想好的創作應該是必須對自己誠實
    畢竟自己都感動不了了和來感動別人

    最近看了綺貞說過的一些話
    加上我自己的理解話語轉換
    大約如下
    “我們沒辦法去滿足每一個人,於是我們回來做好自己。我唱自己的歌,有人能感受到,有人則無法感受,那是觀者的經驗法則;有人覺得我是為了他唱,我們有相同的感受,只是剛好我幫他們唱了出來﹣那些無以名狀的感受。”

    所以我想這造就一種信仰關係
    互相的

    看了這些話才讓我想起
    我應該得回到我自己的深處
    面對他並描繪出我的感受

    那才是真的
    使靈魂存於作品中



    然後

    我想很重要的是要喜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樣子
    而不是喜歡他人所喜歡的你的樣子

    那些為了避免自己受傷害而戴上的厚重面具
    久了會拿不下來

    要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就像神隱少女裡的規則
    在那奇幻華美的夢世界裡
    不要忘記自己是誰
    忘掉
    就回不來了

    於是無臉男找尋自己原本的臉

    你說
    “我想要的樣子也許跟他人所希望的不太一樣,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盡量接近那個模樣”

    請勇敢的說不
    如果你確實知道你要的是什麼

    『說 不。
    我的一生從未做到過在俗世的幸福面前可以理所當然,雖然我也會嚮​往。
    但我知道它們不是我在尋找的最終的東西。

    我這一生 落魄動盪的生活 就像早春開的花。

    其他的花都還緊緊地還著苞,它蹦的一聲就開了,令人驚跳。
    注定要獨自度過最寒冷寂寥的時光。

    等其他的花熱烈的開放,我也要謝了。』

    ﹣﹣取自蓮花 第249頁

    不曉得你讀了沒有



    我在上禮拜就讀完西決與東霓
    西決一天
    但東霓必須隔天
    因為我在讀完西決後讀著東霓但我老會把敘事者誤認為是西決
    這可能是我的問題

    說實話
    比起笛安的作品我還是會比較喜歡安妮寶貝的作品


    可能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大家庭下的氣氛
    於是我才對於總是孤獨的安妮寶貝作品有著不少共鳴


    我是滿懷期待的看著東霓
    但似乎笛安只把表面上的東霓寫出來
    東霓內心的孤獨清冷混亂糾結狀態似乎著墨不多
    我想東霓的心裡的晦暗應該更深


    這讓我想
    也許作者是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裡成長的吧

    她致力於寫著人與人之間的糾葛
    如同很多大陸電視劇中大宅院底下的恩怨情愁

    上面是我的感受

    最後我才發現
    我喜愛的故事中
    人物總是很少的
    描寫心裡層面自言自語的狀況居多
    且都不是能太自在面對大眾的樣子

    ReplyDelete
  2. 天啊
    我的回應又不見了

    ReplyDelete
  3. 我找回來了。
    這或許是Google Blog的弊病:善於吃掉留言。

    晚點再回覆你。

    ReplyDelete

我們都需要好好被回應。